保山市第七中学学校荣誉

保山市第七中学地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隆阳区板桥镇,距城3公里,交通便利,有三路公车可直达,学校是“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”、“云南省绿色学校”、“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学校”,前身为“远征中学”。

保山市第七中学发展史

70载栉风沐雨,学校在发展中几经变迁,1945年为纪念滇西抗战胜利,表彰中国远征军抗日功勋,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、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等在远征军司令部旧址建立了远征中学,李根源亲自题写“远征中学”校名。随着中国共产党在保山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的建立,远征中学先后有300余名学生参加了革命工作。因此,远征中学也被称为保山革命的堡垒和摇篮,在保山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1973年,始建板桥中学,1992年搬迁至板桥街子,并更名为“保山市第七中学”; 2012年3月,为整合教育资源,促进规模化办学,合并了位于刘家坡的板桥中学(后建),使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。
保山市第七中学办学理念
经过多年的积淀,学校形成了“思远、行远”的办学理念、“崇德尚礼、格高志远”的校训和“规范、质量、特色”的发展愿景,确定了“面向全体、关注个性、多元发展”的办学宗旨,并以“培养有责任感、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、终生幸福的人”为培养目标,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环境。
保山市第七中学办学规模
目前,学校占地121.77亩,有教学班60个,在校学生3457人,教职工230人。学校硬件设施齐备,现有综合楼一幢,教学楼三幢,学生宿舍楼三幢,教师宿舍楼五幢,办公楼一幢,餐厅一幢,400米运动场一块,配备有完中一类标准理化生实验室、通用技术室、信息技术室、报告厅、图书室、阅览室、音乐室、舞蹈室、美术室等功能室及其它教育教学设施。
一、学校概况
- 位置与历史:保山市第七中学坐落于享有“北津烟柳”、“梅花古渡”美誉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——板桥。学校的前身是远征中学,为纪念滇西抗战胜利,表彰中国远征军抗日功勋,于1945年由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、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等人建立。
- 办学规模:截至最新数据,学校占地约121.77亩(80040㎡),拥有教学班60个,在校学生3457人,教职工230人。
- 设施条件:学校硬件设施齐备,包括综合楼一幢、教学楼三幢、学生宿舍楼三幢、教师宿舍楼五幢、餐厅一幢以及400米运动场一块。此外,学校还配备有完中一类标准理化生实验室、通用技术室、信息技术室、报告厅、图书室、阅览室、音乐室、舞蹈室、美术室等功能室,图书室藏书达121090册。
二、办学理念与特色
- 办学理念:学校形成了“思远、行远”的办学理念,以及“崇德尚礼、格高致远”的校训,致力于培养有责任感、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、终生追求幸福的人。
- 校园文化:“远”的理念贯穿于一训三风(校风、教风、学风),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。学校规划了“追本溯源”、“积水成渊”、“远见卓识”三个景观区,体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底蕴。
- 特色课程:学校共开设各类社团40多个,其中纸艺花、跆拳道、远征礼仪、红丝带救援等已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。
三、荣誉与成就
保山市第七中学多次荣获殊荣,包括“云南省绿色学校”、“云南省平安校园”、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等。学校的高考上线率逐年稳步提升,多次获得隆阳区人民政府和隆阳区教育局颁发的高考成绩优异奖。
四、宿舍条件
学校宿舍是标准的学生公寓,上床下铺,配套设施一流。空间宽敞,光线明亮,干净整洁,并且还有单独的浴室,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。